新闻中心

您的位置: 首页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

深夜急诊!十几粒安眠药背后的生死时速

发布时间:2025-03-11 09:03:08 阅读次数:286

“医生!快救救她!”3月1日深夜23时45分,海南省人民医院定安分院急诊科响起急促的呼救声。37岁的患者吴女士(化名)被家人急忙抱到抢救车上,医务人员紧急推入抢救室。患者面色苍白、呼吸微弱,身旁亲属声音颤抖地重复着:“她不知道吃了多少药,不知道还喝了多少酒......”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援就此展开。


1741654584210484.jpg


据家属回忆,吴女士近日因工作压力情绪低落,1日晚间独自在家后失联。家人深夜赶至其住所时,发现她已不省人事,身旁散落安眠药盒,随即将其送往医院。“当时她呼吸微弱,怎么喊都没反应,吓得我们腿都软了。”吴女士的弟弟吴某(化名)声音哽咽。

1741654623125843.jpg


接诊的急诊科副主任何瑞宽介绍,患者送医时处于昏睡状态,瞳孔对光反射迟钝,经血液检测和CT检查排查,考虑为急性药物中毒合并急性酒精中毒。“我们在黄金6小时内实施洗胃,清除约15-20粒未溶解的安眠药,并同步进行吸氧、心电监护、静脉输液等急救措施。”何瑞宽表示,安眠药与酒精均会抑制中枢神经,两者叠加可能引发呼吸衰竭甚至死亡,“每耽误一分钟,风险就成倍增加!


经过1个多小时抢救,吴女士于次日凌晨1时许恢复意识。生命体征平稳,转为住院观察。病房内,护士24小时值守,密切监测其呼吸、心率等指标,并采取防跌倒、防误吸等护理措施。


1741654819670098.jpg


“这次能捡回一条命,多亏了医生护士。”苏醒后的吴女士情绪仍显低落。何瑞宽表示,针对患者情况,已安排专人对其开展心理疏导:“我们不仅关注患者生理指标,更注重心理创伤修复。对于长期依赖药物助眠的群体,我院将提供用药指导、压力管理等延伸服务。”


1741654863480816.jpg

▲龙门急救站


此次成功抢救,不仅是医护团队专业能力的体现,更得益于近年来海南省人民医院定安分院急救体系的全面升级。为打通县域医疗救治“最后一公里”,我院全力推进资源下沉与区域协同网络建设。2024年以来,逐步推动龙门急救站、黄竹急救站等项目落地,其中龙门急救站及住院部已正式启用。依托120指挥调度中心的高效运作,医共体龙门分院与定安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实现“15分钟快速接驳”,成功构建起"15分钟急救圈+半小时医疗圈"的区域协同网络,大幅缩短了乡镇区域危急重症患者的黄金抢救时间,为更多患者争取生的希望。


凌晨2时的急诊科依然灯火通明,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与窗外渐起的鸟鸣交织。“生命至上”的信念,正穿透每一个危急时刻,照亮重生的希望......


温馨提示  :


此次事件再次敲响安全用药警钟。研究显示,药物与酒精混合中毒会引发协同效应,可能会导致呼吸抑制、昏迷等严重并发症。安眠药属精神类处方药物,擅自加量或与酒精混服极其危险。我们在此呼吁:若发现亲友出现异常用药行为,应及时陪伴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,并留存药物包装协助诊断
官方微信
官方微信
就诊须知 院内导航 科室导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