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输血”+“造血”:海南省人民医院定安分院薪火相传结硕果
编者按
近年来,国家大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,通过医联体建设、对口帮扶等政策,着力破解基层医疗能力薄弱、人才短缺等难题。在此背景下,2023年3月,海南省人民医院与定安县人民医院签订托管协议,正式派出感染科、呼吸内科、妇科等20个专业的25名专家进驻定安县人民医院全面开展诊疗工作,其中23名专家参与“师带徒”工程,共同探索出了一条“输血”与“造血”并重的人才培育路径。
两年来,23名派驻专家肩负重任、扎根基层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帮扶工作。通过“师带徒”的模式,他们毫无保留地将先进的医疗技术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管理理念传授给本土医护人员。
如今,第一批派驻专家已圆满完成两年派驻使命,为了全面检验“师带徒”工程的成效,也为了表达对派驻专家的感激与敬意,近日,定安分院精心筹备并举办薪火相传·“师带徒”结对培养成效考核大会。县卫健委党委书记、主任莫开进,医院党委书记陈武艺,党委副书记、院长蓝程等领导班子成员,以及总院派驻专家、医院本土骨干等近60人齐聚一堂,共同见证两年来“师带徒”工程的丰硕成果。
会议在温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。徒弟们依次登台,分别围绕专业技术提升、团队协作强化、管理模式优化、服务质量升级等方面展示了个人成长与科室蜕变。从技术生疏到独立开展新技术、新项目,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折射出师徒携手、教学相长的动人历程。
“师带徒”师傅代表周松晶、蔡莉分别结合自身帮扶经验分享感悟——
周松晶:“经过两年的努力,中医科住院人数以及门诊就诊人数大幅度提升,现在的定安分院中医团队已经可以独立开具中药饮片处方以及刮痧、雷火灸、面部按摩、中药烫熨、拔罐等各项中医适宜技术10项,治疗患者近10万人次。看着徒弟们从最初的迷茫到如今能熟练运用中医技术为患者服务,我由衷地感到欣慰。今后无论在总院还是分院,我也会持续关注定安分院发展,并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和支持。”
蔡莉:“在这两年期间,让我深切感受到基层医疗工作者的坚守与热忱,我与徒弟们在新旧理念和不同的管理体系中磨合成长,通过将政策解读与临床实践结合,指导诊疗行为合规化,构建双向学习机制,持续开展医保政策培训考核,大家工作方式方法上都有明显的优化改进,这个现象让我相信定安分院的发展未来可期。”
随后,徒弟们一同向师傅们送上感谢信,并共同颁授“师带徒”纪念品,现场掌声如潮,温情涌动。
蓝程在点评中感慨:“优质资源下沉不仅是国家战略,更是一场基层医疗的‘破冰行动’。”他表示,总院专家不仅带来了技术,更重塑了本土医护的自信与理念,真正实现了“带不走的队伍”目标。
“今天的成绩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”陈武艺充分肯定了“师带徒”工程对医院发展的深远意义。他指出,要建立长效机制,注重人才培养和传承,让“师带徒”精神辐射全院乃至全县,推动科室内部“老带新、优带弱”成为常态,形成积极向上、相互帮助、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。
莫开进在总结讲话时要求,要完善动态考核体系,培养复合型人才,加速技术成果转化。要强化总院与分院协同,构建三级联动医疗共同体,提升县域整体医疗水平。要持续传承“师带徒”精神,让“传帮带”成为定安分院发展的永恒动力。
自总院托管以来,通过“师带徒”模式已结对培养31名本土骨干,实现了医疗技术与服务能力的跨越式发展。两年来,定安分院各科室积极开展内镜下内痔硬化术、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或球囊扩张形成术等新技术、新项目26项,填补了县域医疗领域多项空白。多名本土骨干快速成长,已能独立开展心梗冠脉介入、全脑血管造影等高难度技术,呼吸科、骨科等专科影响力辐射周边市县,团队凝聚力与执行力大幅增强。
医院呈现蓬勃发展态势,门急诊患者数量显著增多,手术量大幅提升,患者满意度攀升至历史新高。越来越多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医院的变化,对医院的信任度与日俱增,定安分院正逐步成为当地百姓放心就医的首选之地 。
如今的定安分院,正以“薪火相传”之力,擘画基层医疗新图景——技术有突破、服务有温度、人才有梯队、管理有章法。未来,定安分院将持续深化“传帮带”长效机制,让这团传承之火,照亮海南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!